范徽丽——全国最美教师 守望海岛幼儿园的“灯塔”

作者: 时间:2018-09-06 点击数:

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们敬爱的老师,首先想到的,应该就是“奉献”吧!比如为了孩子们留在岛上工作的“七仙女”开拓者——范徽丽。范徽丽,女,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友,广西北海涠洲岛幼儿园园长。偶然机会初登涠洲岛,范徽丽看到岛上众多渔民的孩子无人看管,深感身为老师的责任重大,萌发了在岛上建立幼儿园的想法。“我走的时候这些孩子一直跟着我,恋恋不舍。”从事幼儿教育20多年的范徽丽说,她忘不了自己上岛时那些孩子们清澈的眼神。

2012年1月,时任北海市机关幼儿园园长的范徽丽,着手筹办岛上的公立幼儿园。为了幼儿园,范徽丽不辞辛劳,往返于北海市和涠洲岛之间,寻求各种帮助。但困难仍接踵而来。幼儿园所有的建筑材料,都要通过海运上岛,施工价格昂贵。一次,因为找不到工人,范徽丽只好自己买了旗杆带到岛上,和几个老师顶着烈日,挖坑、浇灌混凝土,把旗杆立起来。
台风也经常光顾海岛。2014年7月,用大棚盖的幼儿园食堂完工,结果台风“威马逊”来了,大棚被吹翻,岛上也停水停电,两个月后才完全恢复水电供应。回忆起创办幼儿园时的诸多艰难,范徽丽的声音顿时哽咽:“办这个幼儿园,我没有多拿一分钱的工资,就是为了给岛民办好这个事情。”
2015年秋,涠洲岛幼儿园开园在即,范徽丽为北海市机关幼儿园争取到6个教师编制,但在报考条件后面加了一项:在涠洲岛服务3年。就因为这条,6个岗位只有两人报名;按规定,至少有18人报名才能开考。
       没有老师报考,涠洲岛幼儿园建好也难开园。范徽丽发现,年轻老师们宁可去城里的一般幼儿园,也不愿去因报考机关幼儿园而到偏远的涠洲岛工作,“城里很多幼儿园都招不到老师,何况一个偏远的海岛……”
        范徽丽没有气馁,挨个走访符合条件的老师,还动员老师的亲友报考。终于,在网上报名截止前1小时,报名人数达到开考比例。
涠洲岛幼儿园唯一的男教师沈安,就是范徽丽动员上岛的。他坦言,刚来时很不习惯,“刚来时在学校升国旗,当时是个雨天……我就是踩在稀泥里升旗。”马力有舞蹈特长,性格活泼。她回忆,岛上的艰苦超出了预料,“蚊子特别多,太阳也毒……”马力说,没有网络时,老师们常几个人蹲在路灯下聊天。她说:“原来不会煮饭做菜的女孩子,现在都学会了,有的还成了能扛重物的女汉子……”
       在幼儿园孩子眼里,幼教们是老师;但在范徽丽眼里,这些“90后”年轻人也是孩子。“岛上没有可以逛街的地方……”范徽丽说,幼儿园老师们把青春都奉献给了海岛,自己一直很心疼。“我想家了,我想哭。”时不时,会有老师半夜发微信给她,范徽丽都极力安慰。
尽管条件艰苦,但范徽丽和老师们坚持了下来。岛上有了正规幼儿园,岛民们一片欢喜。而在范徽丽的鼓励和带动下,年轻老师们很快和淳朴的岛民们打成一片。
       除了奉献精神,身为人民教师,想得最多的,恐怕就是教学质量了。留下了,还得想办法把这些孩子们教好。于是,老师们利用海岛的特点,自己开发出了最适合岛内孩子的特色课程。你看,谁规定上课就得在教室里?这里的孩子,可以在教堂、海滩、榕树下上课;随手可捡的贝壳、珊瑚石等等,就成了课程的玩教具;孩子们收集的树叶和石头,可以教他们做成标本;还有将轮胎做成的蹦床;芭蕉叶做成衣服……老师们用勤劳和智慧,启迪着孩子们的心灵,也让教育真正回归自然,回归生活。老师们的付出,也深深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,岛上青菜都很贵,岛民自发把盈余青菜送给幼儿园老师。渔民出海打鱼回来也常给老师们带一些海产品。

居民们把在岛上的7位教师称为“七仙女”!该园园长范徽丽,还被授予了2016年度“全国最美教师”称号。
对居民们来说,涠洲岛上,最高的是灯塔,所有人看到这座灯塔就看到了涠洲岛,就知道回家的方向。而“七仙女”,就是岛上100多名孩子心中的灯塔。




校友办公室电话:0771-5848693(兼传真)
通讯地址: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77号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友办 邮编:530022 邮箱:
zsjyc14220xy@126.com